世界各國兒童肥胖的盛行率都在上升,兒童期肥胖會增加心臟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脂肪肝及骨髓肌肉疾病,對心理與社交學習也多有影響。兒童肥胖會導致成年肥胖,增加成年後肥胖相關慢性病的罹病率和死亡率,因此肥胖防治應從兒童時期做起,並延伸至整個生命週期。
國民健康署「兒童肥胖防治實證指引」建議嬰幼見至青少年,應定期身體健康檢查,早期發現肥胖及其相關疾病,並鼓勵日常生活中培養健康飲食習慣、規律身體活動和充足睡眠時間。
相關建議如下:
A. 飲食習慣建議:
◆ 每天吃早餐。
◆ 鼓勵在家中用餐,減少至速食店用餐。
◆ 鼓勵過重或肥胖兒童食用低熱量高營養密度食物,包括蔬菜、水果、全穀食物、低脂乳製品、瘦肉、低脂魚、豆類等。
◆ 鼓勵食用奶類與乳酪製品以增加鈣、維生素A 、B2與其他微靈營養素等與骨骼生長有關的營餐素。
◆ 鼓勵高纖維的食物﹒有助於血脂正常、腸胃功能及葡萄糖代謝。
◆ 避免高熱量飲食,包括高脂肉類、油炸與燒烤食品、甜食、油類調味料等。
◆ 避免喝合糖飲料,最佳飲料是白開水。
◆ 鼓勵直接食用水果,避免果汁。
◆ 不需過度限制點心,但也不鼓勵, 應注意點心的品質而非數量。
◆ 不建議節食、少吃一餐,或使用藥物減重。
B. 運動建議:
◆ 對二歲以下的嬰兒和兒童,應排除電視、上網和玩電子遊戲。二歲及以上的兒童,每天不得超過二小時。
◆ 每天做至少60分鐘中度至重度總能活動。體能活動不僅包括運動,還包括走路、徒步旅行、騎單車、戶外遊戲與活動、滑輪活動、遛狗等。
C. 睡眠建議:
◆ 睡臨不足與肥胖有關。
◆ 建議兒童睡眠時間:
4-12個月: 每天睡眠 12- 16小時,包括非常規睡眠時間的小睡。
1-2歲: 每天睡眠 11 - 14小時,包括非常規睡眠時間的小睡。
3-5歲: 每天睡眠 10- 13小時,包括非常規睡眠時間的小睡。
6- 12歲:每天睡眠 9- 12小時。
D. 環境和社會互動關係建議:
◆ 家中用餐時應避免可能導致分心的事物,如電視。
◆ 不鼓勵二歲以下兒童觀看電視及螢幕,避免利用電視吸引小孩達到餵食目的。
◆ 營造和諧家庭氣氛、強化親子關係,以利兒童健康生活型態的養成。
◆ 家長自己應有健康飲食與身體活動習慣。
◆ 促進兒童建立正向的同儕關係,從小建立健康飲食習慣和結交喜愛身體活動的好朋友。